当前位置: 葡京国际官网:>>示范学校>>正文

示范学校

  • 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三融一体”创新创业驱动中心建设纪实
              日期: 2019-07-10         信息来源:         

        为扎实推进“双创”工作,电气信息工程学院以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为基础,2018年组建了“三融一体”创新创业驱动中心。中心经过多年有益的改革和实践,探索出了“1235”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即1个核心理念、2个能力培养、搭建3个平台、参加5项学科竞赛,为社会培养出大量的高水平电子技术创新创业人才。

        一、1个核心理念

        中心经过多年的积淀,形成了“导师制、做中学、传帮带”的核心理念。

    图1 核心理念及成果展

     

        导师制:以每个指导教师学术方向为基础组建创新开放实验室,指导教师独立招收进入实验室的学生并指导培养。

        做中学:学生在实验室学习时,采用项目驱动方式,在做项目过程中,用到哪方面的知识就针对性的学习哪方面的知识,体现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过程。

        传帮带:同一个实验室的学生因进入实验室的时间不同,知识和能力都不一样,对如何利用开放实验室开展学习的认知也不同。指导教师的作用主要是把握方向,学生遇到问题进行解答,因此在一个实验室内学生之间的交流非常重要。中心的做法就是老生帮带新生,一届一届传帮带,包括知识的学习和动手能力培养等方面。

    图2 导师指导及学生交流

     

        二、2个能力培养

        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电子创新开放实验室为平台,以企业的实际需求、教师的科研项目、全国大学生电子类学科竞赛为抓手,以学员自主学习、设计制作和自主管理为落脚点,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表1 开放实验成果一览表

    序号

    成果形式

    成果名称

    指导教师

    学生姓名

    1

    论文

    带ZigBee无线通信的新型数显卡尺设计

    瓮嘉民、蒋威

    朱振豪

    2

    论文

    基于混沌检索的机器人路径自组织避障设计

    薛鹏、任鹏飞

    马壮、崔勇

    3

    论文

    微型四轴飞行器的设计与实现

    薛鹏、任鹏飞

    曹学儒、马壮

    4

    论文

    四旋翼飞行器滑膜控制的稳定性分析

    薛鹏、任鹏飞

    曹学儒

    5

    论文

    基于标准表法的多表位直流电能表校验装置误差计算器设计

    吕宽洲、蒋威

    王树朝

    6

    论文

    基于STM32单片机的风力摆简易实现

    薛鹏、任鹏飞

    马壮、张楠

    7

    论文

    Remote Monitoring System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for Impressed Current Cathodic Protection

    黄全振、邓丽霞

    韩路恒、林伟鹏

    8

    论文

    电感电容频率一体化简易测量仪设计

    瓮嘉民

    陈孝宗

    9

    发明专利

    采用变频软开关驱动技术的非接触供电系统及其驱动方法

    周成虎、黄明明

    李照刚

    10

    发明专利

    基于射频技术的自发电式智能化水表

    黄全振

    张宁

    11

    实用新型专利

    基于多模型自适应切换控制的管道噪声主动控制装置

    李小魁

    陈胜昌、林伟鹏

    12

    实用新型专利

    基于射频技术的自发电水表

    黄全振

    林伟鹏、韩路恒、王昊、张宁

    13

    实用新型专利

    舒适型爬楼梯电轮椅

    黄全振

    张宁、胥高升、林伟鹏、王昊

    14

    科学技术成果鉴定

    适用于机动车夜间行驶的抗眩目显示系统设计

    李小魁

    陈胜昌

    表2 学生参与横向科研项目一览表

    序号

    项目

    企业

    指导教师

    参加学生

    1

    nA电流表

    郑州美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陈涛

    王树朝、陈连浩、朱广源

    2

    电压源表

    郑州市华特测控新技术有限公司

    肖海红

    杜浩、郝树民、苑峰

    3

    基于互联网+的扬尘在线监测系统

    郑州博观电子有限公司

    瓮嘉民

    于有成、邓杰、邓怀俊

    图3 实验现场及实验作品

     

        三、搭建3个平台

        中心主要由电子创新开放实验室、电子协会和创客空间3个平台组成,建筑面积900多平方米,仪器设备总价值218万元,指导教师16名,其中高级职称7人,具有博士学位7人。

    电子协会是学生社团组织,为电子创新开放实验室和创客空间进行对外宣传和招新,中心为电子协会提供活动场地和学术讲座。

        创客空间的初级阶段为电子创新开放实验室的学生和电子协会会员提供创新创业的交流和分享平台,中级阶段为中心成员创业孵化提供场地,高级阶段为成功注册公司的中心成员提供办公场地。

    图4 电子协会活动及创业代表

       

        四、参加5项学科竞赛

        中心每年举办河南工程学院电子设计与创新创业大赛,从中选拔出优秀学生参加5项国家级学科竞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生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

    表3 学科竞赛获奖一览表

    序号

    姓名

    参赛名称、获奖级别

    授奖单位

    1

    李全军、杨永忠、冯聪聪

    2014年第九届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智能汽车竞赛光电组华北赛区三等奖

    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2

    麻豫东、刘少帅、王喜成

    2014年第九届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智能汽车竞赛摄像头组华北赛区三等奖

    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3

    陈佳闯、马朋涛、杜浩浩;

    冯赛赛、刘少帅、王凯

    201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总决赛二等奖,河南赛区一等奖

    教育部

    4

    冯帅伟、陈胜昌、崔勇;李云飞、杨中亚、于有成;王树朝、张远征、裴震宇;麻豫东、林伟鹏、王昊

    201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河南赛区一等奖

    教育部

    5

    马壮、曹学儒、王明刚

    2016年第11届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华北赛区一等奖

    教育部

    6

    李雪健、曹学儒、王明刚

    2016年第11届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全国总决赛二等奖,华北赛区一等奖

    教育部

    7

    杜浩浩、栗元、路绪伟;崔勇、秦龙、赵佳伟;张龙、孟令珂、许苗苗;张宁、孙清原、王永涛;阮翔、李通通、庆雨豪;凡超群、肖瑶瑶、陶晓远

    2017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河南赛区一等奖

    教育部

    8

    王建斌、刘璐瑶、庞展翔、焦龙飞、曲锦博、刘安琪;位周洋、赵海锟、乔鸣涧

    2017年第十一届“三菱电机杯”全国大学生电气与自动化大赛全国三等奖

    中国自动化学会

    9

    杨立保

    2018年第九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全国二等奖

    工信部

    10

    庆雨豪、王永涛、程新齐、孙铭杰、祝海峰

    2018年第九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省二等奖

    工信部

    11

    庆雨豪、朱家宝、欧威春

    2018年第13届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华北赛区“两轮直立组”三等奖

    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12

    魏代友、王永祥、赵佳星

    2018年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省级二等奖

    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13

    李通通、庆雨豪、朱家宝

    2018年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省级三等奖

    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14

    崔利鹏、顾振振、史洋洋、雷洋、郭润生

    2019年第十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省一等奖

    工信部

    15

    程新奇、毛楠枫、朱志杰、胡一凡、杨驰峰、栗元、时云龙

    2019年第十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省二等奖

    工信部

    16

    孙登俊、王锦浩、姜羽飞、庆雨豪、欧威春、刘璐、刘旭、高毅冰、朱家宝

    2019年第六届河南赛区物料搬运机器人省三等奖

    教育部

     

     图5 参赛现场及获奖证书

     

        今后,电气信息工程学院“三融一体”创新创业驱动中心将一如既往地积极落实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模式,进一步提升中心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持续打造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为地区社会经济和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图片
    关闭窗口